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能源使用管理
節能減碳措施與成效
為降低排碳量本行分析基準年(2020年)類別1與類別2之排碳量來源,其中用電產生之排碳量占87%,為主要排碳來源,其次為公務車用油約占8.9%,其他如天然氣、瓦斯、冷媒或滅火器使用所產生的排碳量約占4.1%。因此有效管理本行能源、燃油、天然氣、瓦斯等使用量,將能減少本行排碳量,除此之外,為追求環境永續發展目標,將水資源一併納入管理,並訂定環境永續相關指標較基準年減少1%以上之減量目標。

各項環境永續相關措施之執行方式與成效如下:
1.能源管理績效

使用管理成果
本行2020年( 基準年)用電量為29,326,120度, 本行為加速節能減碳成效,以減少用電量為優先工作,因此本行於2021年共汰換21處辦公室或營業單位之照明設備或空調,其中汰換照明約投資140萬元,預計約可減少95,326度電(每年約可節省約28萬元的用電支出(註1)),相當於減少約47,853 kgCO2e(註2),同時積極鼓勵同仁落實各項省電工作,包含空調溫度設定、隨手關燈、減少不必要照明等,2021年本行用電量降至28,711,779度,約較基準年減少2.09%。

2.燃油管理績效

使用管理成果
本行2020年( 基準年)燃油量為644,559公升,2021年本行燃油量降至488,934公升,約較基準年減少24.14%,其減少之原因,除本行推動之減量措施成果展現外,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升溫,全國於5月19日起進入第三級警戒,間接減少同仁外出拜會之頻率,因此公務車用油量減少。

3.天然氣及瓦斯管理績效

使用管理成果
本行2020年( 基準年)天然氣使用量為19,232度、瓦斯使用量為6,413公斤,2021年本行天然氣使用量降至15,095度,約較基準年減少21.51%,瓦斯使用量亦降至4,742公斤,約較基準年減少26.06%。

4.水資源效率管理績效

使用管理成果
本行2020年(基準年)用水量為163,944度,2021年本行用水量降至160,777度,約較基準年減少1.93%。

推動碳中和分行
2050年淨零碳排已為國際趨勢,為提前佈局淨零路徑,本行規劃短期以推動分行達成「碳中和」之目標進行。依據「PAS 2060:2014實施碳中和參考規範」,為達成碳中和,必須依循下列步驟進行:

- 本行依據ISO14064-1:2018標準,盤查全臺188處據點之溫室氣體排放量,從中挑選1處作為碳中和示範分行,透過制定減碳行動,並購買碳權,以抵換剩餘之類別1至5之排碳量後,預計於2022年取得查證聲明書,屆時將為本行首家通過第三方查證之「碳中和分行」。
支持再生能源發展
本行為善盡企業環境保護責任,持續推動各種與環境共生共存的綠色行動,支持永續發展,自2016年起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連續2年自發性認購綠色電力共20萬度,已減少碳排放量達105,700kgCO2e,惟自2018年起因台灣電力公司已不再發行綠電憑證,本行改購買再生能源憑證6.7萬度( 碳排放量約37,118kgCO2e),2019年購買再生能源憑證7.5萬度( 碳排放量約39,975 kgCO2e),2020年購買再生能源憑證8萬度( 碳排放量約40,720kgCO2e),2021年購買再生能源憑證9萬度( 碳排放量約45,180kgCO2e),6年共累積減少碳排放量達268,693kgCO2e,未來將增加購買再生能源憑證綠電或建置再生能源發電設施,以體現積極接軌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
- 註:各盤查年度之「電力排碳係數」之引用,係以該盤查年度之經濟部能源局公告係數為準。如0.528( 盤查年度:2016)、0.529( 盤查年度:2017)、0.554( 盤查年度:2018)、0.533( 盤查年度:2019)、0.509( 盤 查年度:2020)、0.502( 盤查年度:2021) 公斤CO2e / 度。

廢棄物管理
為了達到資源永續利用及確保廢棄物妥善處理,本行採取主動式管理廢棄物,推動節能減廢活動,從源頭管理積極落實資源回收分類,定期記錄廢棄物數量。

廢棄物管理目標與措施
本行以2021年為基準,訂定2022年的廢棄物減量目標為1%,並期望提升資源回收率1%,以減少垃圾量。為達成減量目標,推動減量管理措施:
減量管理措施
- 員工餐廳提供環保餐具,減少垃圾產生。
- 宣導員工於集會或教育訓練時,自備個人專用杯,減少使用紙杯。
- 推廣公文或作業文件無紙化、教育訓練教材e化。
- 宣導員工雙面使用紙張,善用列印功能,設定雙面或多頁合一,減少紙張及碳粉用量。
- 不定期對各樓層巡查檢視是否依規範進行分類。
- 減少採購瓶裝礦泉水及杯水。
減廢成果
2021年度臺北大樓資源回收較2020年度減少2.49公噸;一般垃圾減少2.74公噸,較2020年度減少2.26%。

綠建築
為貫徹本行「樂活環保愛地球」之環境政策,本行致力推行綠建築,以「使建築在生命週期內,消耗最少的地球資源、使用最少的能源、製造最少的廢棄物」為設計宗旨,積極推動綠建築設計與規劃,期望透過「綠建築標章」規範,從建材生產到建築物規劃設計、施工、使用、管理及拆除等一系列過程,對環境土地友善,將綠建築的生態、節能、減廢、健康等四大範疇融入日常生活。將以推動本行參與都市更新案之北門分行、城東分行、天津街宿舍等新行舍及規劃中之新建成大樓取得「綠建築標章」為中期之目標,期能善盡促進社會共榮之企業社會責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