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
- 2024年投入約當新臺幣3,289萬元之資源執行公益策略。
- 2024年針對缺少銀行服務或知識之弱勢族群舉辦260場金融知識教育宣導,共觸及9,771人,志工人數700人。
- 獲頒金管會推動微型保險-保險輔助人組第一名
- 舉辦「伸出援手、捐血救人」捐血活動,募得本行員工、親友、客戶及社區民眾805袋熱血,並捐贈「臺灣罕見血液病促進協會」10萬元。
- 認養南投縣中寮鄉永樂段面積0.42公頃造林地,種植總株數達700株。
公益策略與影響力
本行以促進「社會共融」為理念,以人為核心並包含社會結構形成所密切連結的環境與其他生物,透過本行的公益策略、金融專業、綿密的服務據點與具高度服務熱忱的員工,持續關注弱勢族群需求、地方文化發展、環境保護與生物多樣性議題,積極投入資源執行公益策略,並推動員工參與企業志工服務,強化人力資源永續效益,期盼創造共榮、共好的永續社會。
公益策略與創造效益:社會共好、藝術文創與綠色關懷
於社會發展進程及高齡化趨勢下,長者的照護資源、心理支持需求以及弱勢族群或特定身分者基本保障等問題日益擴大,社會資源分配不均亦阻礙文化、體育或產業的發展機會,加上氣候變遷所致一連串生態、社會及經濟危難,對未來永續發展影響深遠。
社會共好
藝術文創
綠色關懷
- 投入資源類型統計
公益策略執行情形
社會共好
- ►社會環境問題
- 弱勢民眾或特定身分者缺乏基本保障、照顧及正確金融知識。
- 高齡化社會長者照顧資源及心理支持不足等問題。
- 運動選手、產業因經費不足缺乏參與賽事或發展機會。
- ►目標、行動方案與執行成果
- 培育潛力選手,為國育才
- 協助特定族群急難救助
- 提升國人運動風氣
- 活絡產業發展、推動政府政策
- 促進產業、經濟發展
- 提升文化近用權
- 提升弱勢學子受教權
- 健康促進暨公益捐贈
- 金融素養提升
- 照顧弱勢族群權益
藝術文創
- ►社會環境問題
- 文化永續傳承需要潛移默化與經費支持。
- 文化創意產業發展不易,需要企業挹注資源才能落實文化永續。
- ►目標、行動方案與執行成果
- 推動文化傳承
綠色關懷
- ►社會環境問題
- 氣候變遷導致海洋暖化、酸化及缺氧區域擴大,衝擊海洋生物,且塑膠污染則造成嚴重海洋危害。
- 全球暖化造成自然生態環境變遷、物種滅絕、生物多樣性下降。
- 農產品產銷失衡,影響農業發展及農民生計。
- ►目標、行動方案與執行成果
- 行動守護地球
- 提升環保意識
- 紓緩農產品盛產問題
數位支持公益行動
- 「彰銀傳愛 永不止息」台灣Pay行動支付公益活動
- 本行為善盡企業社會責任,致力於運用數位科技結合公益活動,自2018年起每年推出台灣Pay行動支付公益活動,透過彰銀錢包掃描QR Code小額捐款,每年皆募得百萬元以上的善款,深獲民眾高度認同。
- 本行持續關懷弱勢,愛心不減,於2024年度舉辦台灣Pay 「彰銀傳愛 永不止息」公益活動,攜手「失親兒基金會(兒) 」、「雙福基金會(老) 」、「白永恩神父基金會(原) 」及「樂山園基金會(弱)」四家公益代表團體,打造線上公益專區,用戶可以直接於線上使用「台灣Pay」線上捐款,幫助弱勢逆風飛翔。
- ►2024年總捐款筆數共132,829筆,交易金額達2,940仟元
- 推出「預先簽訂微型安養或身心障礙信託簽約費減免優惠」活動,特別結合「彰銀傳愛 永不止息」台灣 PAY行動支付公益捐款及無紙化電子對帳單活動,將信託業務推展結合公益關懷,照顧自己也能支持弱勢團體,落實ESG理念及發揮社會影響力,2024年新增信託件數11,948件,計嘉惠11,948人次。
- 「彰化銀行馬偕認同卡-用愛送暖 感恩醫護」
- 經歷疫情,突顯了民眾對專業健康照護的迫切需求,也讓人們更加體會醫護人員的辛勞與奉獻,本行馬偕認同卡持卡人的每筆消費,本行都將回饋0.25%予馬偕醫療財團法人,以助力醫療穩健運行,並特別策劃 「用愛送暖 感恩醫護」活動,在聖誕佳節準備感恩咖啡向馬偕紀念醫院醫護人員致敬,以及致贈住院病童們應景的聖誕節小禮物,並邀請「雙連西羅亞盲人合唱團」與「葡萄樹樂團」報佳音同享佳節歡樂氣氛。
2024年公益策略執行情形
環境及自然生態保護
- 彰化銀行愛海守護行動
- ▶︎2024年共舉辦6場淨灘(溪)活動,共清理出396.8公斤的海洋廢棄物
- 透過系統性的環境教育與實地清理行動,提升同仁對生態保育的關注,2024年共舉辦6場淨灘(溪)活動,累計300位企業志工參與,共清理出396.8公斤的海洋廢棄物,主要廢棄物類型包括塑膠容器、外帶飲料餐具及塑膠袋,亦有玻璃瓶、鋁箔包、鐵鋁罐、打火機、光碟、漁具、醫療衛 生用品、汽油桶與衣料等多樣垃圾,反映海岸及溪流垃圾問題的多樣性與複雜性。本行藉由活動倡議減塑減廢、保護海洋資源,展現金融業對自然資本保育的行動力與影響力。
- 金融共好植樹計畫
- ▶︎捐款認養造林地,共計植樹700株
- 本行捐款認養南投縣中寮鄉永樂段面積0.42公頃造林地,植栽樹種包含烏心石、桃花心木,共計植樹700株,期盼透過植樹行動,協助改善區域環境條件,增進植被 覆蓋與碳吸存效益,為自然生態復原與氣候調適提供正向助力。藉由實際參與造林綠化行動,不僅展現對環境永續的承諾,更希望拋磚引玉,鼓勵更多企業與社會大眾共同投入自然資本的守護行列。
- Walk for Earth全員健走活動
- ▶︎於高雄茄萣濕地種植120棵原生樹種
- 本次健走活動結合自然環境保育行動,與「社團法人高雄市愛種樹協會」合作,於高雄茄萣濕地種植120棵原生樹種,包含楝樹、紅柴、台灣海桐、欖李等樹苗,以改善土壤鹽化情形,並協助移除外來樹種入侵,維護濕地生態健康。茄萣濕地為多種野生動物的重要棲息環境,亦曾觀察到包括瀕臨絕種的黑面琵鷺、東方白鸛及遊隼等稀有物種,顯示該區具備高度生態價值與保育潛力。本行藉由結合員工參與與在地造林行動,實踐對自然資本保育、生物多樣性維護及氣候調適的具體承諾。
- 布袋鹽田濕地守護行動─實踐自然資本保育的永續承諾
為響應自然保育與氣候行動,本行自2022年起參與《布袋鹽田濕地守護者 ESG企業夥伴合作計畫》,攜手高雄市野鳥學會,投入343公頃的布袋鹽田濕地守護工作,以實際行動實踐自然資本保育與氣候調適目標。
- 臺灣位處東亞—澳洲候鳥遷徙路徑,布袋鹽田是臺灣水鳥數量最多的區域,濕地環境多樣鳥況豐富,亦為黑面琵鷺、反嘴鴴及黑腹燕鷗的重要棲息地。然而,近年因開發行為導致濕地面積大幅減少,與受極端氣候影響濕地面臨乾旱、水源不足等挑戰,生態復育工作刻不容緩。
- 透過企業資源挹注與跨界合作推動,進一步擴大濕地生態系統服務功能,展現本行由參與到共創的環境行動升級:
- 2024年舉辦2場企業志工工作假期,計62位員工及其眷屬投入布袋鹽田現地服務,包括環境清潔、過盛植物移除,以及參與海草(貝克氏鹽草)扦插作業,協助水試所進行海草復育。
- 2024年持續深化參與,推動「生物多樣性食源試驗計畫」,協助布袋第10區鹽田建置水池,嘗試以自然引水方式,引入魚蝦蟹作為鳥類食物來源的試驗場域,並與在地生態養殖達人一起學習水位調控改善水質,建構生態保育的友善棲地。
- 行動影響力:
根據高雄市野鳥學會調查數據,透過棲地改善、水路整建與溝渠疏濬等措施,布袋鹽田吸引更多水鳥前來覓食與棲息,黑面琵鷺、小型鷸鴴、雁鴨等鳥類數量明顯回升,9區鹽田的鳥種與鳥數呈現穩定成長,企業參與已為濕地生態帶來實質正面改變。 - 重視社會溝通與教育推廣:
- 校園教育面:於布袋國中辦理1場校園金融與環境教育宣導,結合金融素養與濕地保育,提升青少年對生物多樣性與氣候風險的認識。
- 社區共融面:於布袋農會景山辦事處舉辦1場社區宣導活動,協助居民瞭解濕地的重要性,同時推廣金融安全知識,實踐在地連結與共好精神。
- 媒體傳播面:參與贊助「從荒蕪到生機」、「荒廢鹽田再出發」及「人鳥方舟」三部生態主題短片製作,記錄荒蕪鹽田認養過程、銀行及企業投入棲地改善,以及候鳥與濕地生態共生共榮情形,提升社會大眾對濕地議題的關注與參與意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