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彰化商業銀行LOGO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

永續主題蒐集

本行參照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2021年版之重大主題相關指引,經檢視自身營運活動、永續發展脈絡、未來工作計畫、價值鏈關係、利害關係人意見(如利害關係人問卷、客戶/員工滿意度調查、法說會、股東會提問、意見交流管道、客訴案件屬性等),並參考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及規範標準(如SDGs)、產業關注取向等,以多元途徑廣泛蒐集本行營運可能涉及之永續主題,共彙整23項主題。

  1. 永續主題蒐集

永續主題重大性分析

本行永續主題重大性分析分以不同角度進行「外部永續衝擊評估」(對社會與環境的衝擊程度)及「內部營運衝擊評估」(對公司財務的衝擊程度),再以該兩項評估結果作為兩軸鑑別具雙重重大性之永續主題,架構如下:

  1. 主題重大性分析

外部永續衝擊重大性

    1. 重大性排序驗證、調整之參考依據
      1. 利害關係人觀點:蒐集利害關係人之意見,如:外部利害關係人問卷、內部人「永續議題重大性評估問卷」、業務溝通結果或客訴意見等。
      2. 永續議題盡職調查:透過業管單位針對內部各項管道及指標所蒐集的資訊與數據,進行永續議題盡職調查,如:績效評估結果、風險管理情形、財務狀況、遵法與裁罰、申訴機制等。
    2. 分析方法:由總行各業務管理單位分別就前一報導週期(2023年)之重大主題鑑別結果,以相關盡職調查指標之資訊與數據,進行「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之重新檢視與更新;針對本行營運過程中可能造成之實質或潛在、質化或量化、財務或非財務衝擊,分為正面及負面衝擊重新排序主題重大性,而具人權衝擊之主題將加重衝擊權數,並參酌實務運作、與各類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包含內外部問卷調查及各式溝通管道)、年度趨勢變化、同業間比較、結果合理性及外部專業顧問意見等,做成重大性鑑別。
    3.  鑑別結果: 分以負面及正面排序永續主題之外部永續衝擊,矩陣圖如下:
      外部永續衝擊矩陣圖
      1.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永續重大主題重要性與衝擊部位

內部營運(財務)衝擊重大性

除重視社會與環境之永續衝擊外,為持續提升本行營運永續之韌性發展,將永續主題連結風險胃納16項經營風險類型,評估永續主題於整體營運可能發生之財務衝擊與風險,如對本行資本、營收獲利、市場策略、人員及組織、商譽等財務相關風險影響程度,鑑別結果以「營運績效與獲利」、「資訊安全與個資防護」、「數位金融創新」為前三具內部營運影響之永續議題,並設立風險管理指標納入整體風險持續監控與管理,適時建立及調整日常業務決策流程。

  1. 重大主題
    管理措施
    營運績效與獲利
    透過本行偵測經營風險管理準則,衡量與監控多面向經營風險及可能發生的財物損失。
    資訊安全與個資防護
    已建置完善的防護與緊急應變機制,即時控管資安及個資外洩等風險,並持續維持ISO27001、ISO22301及BS10012等國際標準之證書有效性。
    數位金融創新
    業管單位隨時關注數位科技發展與運用之趨勢,以創新金融應用技術,及掌握消費者需求偏好,同時兼顧資訊科技風險,以防免客戶個資外洩或權益受損,提升數位金融業務競爭力。

雙重重大性

    1. 鑑別結果:以「營運(財務)衝擊程度」(X 軸)及「永續衝擊程度」(Y軸),做成雙重重大性矩陣如下圖:
      雙重重大性矩陣
    2. 雙重重大性主題因應措
      雙重重大性主題因應措施

永續重大主題管理與目標

年度重大主題鑑別結果將做為年度政策執行重點方向,並訂入年度永續發展工作計畫,由相關業管單位精進管理與目標設定,依循風險管理政策及三道防線原則,納入整體企業風險管理(ERM),落實各相關單位日常管理、永續經營委員會定期追蹤監控,並適度導入內、外部稽核機制的方式,進行重大主題潛在衝擊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