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重大主題分析
為推動本行永續發展核心理念,本行積極建立暢通多元化溝通管道,與各方意見進行議合,以瞭解並回應各類利害關係人之期待,並透過議合成果,精進本行營運管理措施及議合過程,俾利永續經營發展。
本行持續與利害關係人保持良好溝通,每年度進行重大主題分析與鑑別,且重大性評估流程及重大主題鑑別結果經第三方獨立機構審查,並陳報至董事長鑑核,每年度與各類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則陳報至董事會鑑查。

Step 1:鑑別利害關係人
透過問卷方式由本行各業管單位依循AA1000 Stakeholder Engagement Standard 利害關係人議合原則中五大面向:影響力、關注度、責任、依賴度和多元觀點,鑑別與本行具有重要關聯及影響力之族群,2022年度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共計7大類:員工、主管機關、客戶、投資人、媒體、供應商、社區及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
利害關係人類別
|
重要性
|
---|---|
員工
|
員工是本行重要的資產,人才更為影響核心競爭力的關鍵
|
主管機關
|
本行積極配合政府政策,遵循主管機關相關法令規範,打造健全經營環境
|
客戶
|
本行以客戶的需求為核心,聚焦提供更優質的體驗,致力創造客戶的價值
|
投資人
|
投資人長期支持是本行穩健成長的力量
|
媒體
|
藉由媒體向社會大眾揭露ESG相關訊息,亦為本行與其他利害關係人重要的溝通管道
|
供應商
|
供應商是本行永續經營及成長的合作夥伴
|
社區及非營利組織(NPO)/
非政府組織(NGO)
|
企業與社會為共存共榮的關係,藉由持續性的社會參與,與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如行業公協會、社團組織、公益慈善團體及學術研究單位)合作交流,共同促進社區共榮發展
|
Step 2:蒐集關注主題
本行參照永續性報導準則GRI 2021年版之重大主題相關指引,經檢視自身營運活動、永續發展脈絡與工作計畫、利害關係人特質與意見(如利害關係人問卷、客戶/員工滿意度調查、法說會、股東會提問、意見交流管道、客訴案件屬性等),並參考國際永續發展趨勢及規範標準(如SDGs)、產業關注取向等,以多元途徑廣泛蒐集本行營運可能涉及之永續主題,共彙整24項主題。
-
治理面社會面環境面重大主題▪ 營運績效與獲利▪ 公司治理▪ 資訊安全與個資防護▪ 法令遵循▪ 風險管理與稽核制度▪ 責任投資▪ 盡職授信▪ 綠色金融商品▪ 數位金融創新與包容▪ 普惠金融▪ 員工教育訓練與發展▪ 客戶權益維護▪ 人權保障與多元平等
▪ 溫室氣體盤查與減量▪ 能源使用管理▪ 供應商管理
一般主題▪ 誠信經營▪ 洗錢防制及打擊資恐▪ 稅務治理
▪ 職場安全與健康▪ 員工薪資與福利▪ 公益效益
▪ 廢棄物管理▪ 自然生態保護
與2021年度永續主題重要差異
-
2022年度
2021年度
差異說明
公益效益
公益活動慈善關懷
合併「公益活動」及「慈善關懷」為「公益效益」,藉由多面向公益活動(包含弱勢關懷、文化推動、地方促進及體育發展等)提升公共利益,並進行效益評估、管理與追蹤。
自然生態保護-為呼應自然相關財務揭露(TNFD),新增「自然生態保護」主題,人類活動對生態環境造成顯著影響,棲地與物種的銳減帶來的連鎖反應亦延伸至經濟層面,自然生態保護為需關注的重要議題。
數位金融創新與 包容
智慧財產管理數位金融創新與包容智慧財產管理將助益金融科技發展、提升研發創新效能及保護本行無形資產,同時避免不當侵害他人權利而影響智慧財產經濟價值發展。因「智慧財產管理」主題屬內部管理機制層面,其產生之外部衝擊已含納於「數位金融創新與包容」主題評估中,故予以收併至該主題。
員工薪資與福利
勞資關係
員工薪資與福利
勞資關係情形可於員工權益相關之主題中體現,爰收併入「員工薪資與福利」主題。
Step 3:主題重大性分析
由總行各業務管理單位針對本行營運過程中可能造成之實質或潛在、財務或非財務、正面及負面衝擊,依「衝擊程度」及「發生可能性」分正、負面衝擊進行主題排序,而具人權衝擊主題加重權數,並參酌財務相關性與影響程度、實務運作、與各類利害關係人議合情形( 包含客戶與員工問卷調查及各式溝通管道)、結果合理性及外部專業顧問意見等,以雙重重大性原則完成重大性分析及鑑別,本次共鑑別16項重大主題:題之合計得分,再經加權轉化歸納,得出最終之總分,再依序分為高度關注、重點關注及持續關注,共描繪出本行27項重大性主題之矩陣圖如下。
1. 正面衝擊辨識與重大性排序

|
關注主題
|
衝擊面向
|
衝擊描述
|
---|---|---|---|
重大主題
|
公司治理
|
正面
|
【經濟】/【人群】
完善公司治理架構與具備多元專業及獨立性,透過董事會績效評估 之成果檢視,增進公司營運績效與韌性發展,並獲利害關係人信任。
|
營運績效與獲利
|
正面
|
【經濟】
公司營運績效佳、持續獲利,能為股東、員工及其他利害關係人創 造更高經濟價值。
|
|
綠色金融商品
(氣候變遷*1)
|
正面
|
【經濟】/【環境】
透過融資及投資業務,將資金導引至綠色、低碳及有助於氣候調適的經濟活動,降低環境問題並減少能資源消耗,提升整體經濟體系的氣候韌性。
|
|
數位金融創新與包容
|
正面
|
【經濟】
提升總體金融環境的便利性和數位化程度。
【人群】
透過提升金融商品及服務的品質與效率,優化客戶體驗,提升客戶在接觸和使用金融服務上的方便性。
【環境】
因為數位金融服務的提供,降低能資源消耗。
|
|
普惠金融
|
正面
|
【經濟】/【人群】
針對弱勢或特殊族群提供優惠或額外的金融服務,提升其在接觸和使用金融服務上的方便性;透過支持企業轉型與產業發展,帶動更具社會效益之商業活動。
|
|
員工教育訓練與發展
|
正面
|
【經濟】/【人群】
透過提供完善的培訓規劃,提供員工良好的職能培育與發展機會。
|
|
供應商管理
|
正面
|
【經濟】
透過議合行動提升供應商ESG 意識和管理作為,進而促進產業鏈整 體經濟韌性。
|
|
基本關注主題
|
職場安全與健康
|
正面
|
【人群】
透過持續優化職場環境與安全健康,提供員工良好、健康的工作環境,促進工作品質提升。
|
公益效益
|
正面
|
【人群】
透過主辦或與公益團體合作進行各面向公益活動,幫助經濟弱勢或其他特殊族群,增進公共利益。
|
|
自然生態保護
|
正面
|
【經濟】/【環境】/【人群】
透過提倡保育或環境行動延緩生物多樣性下降危機,幫助穩定生態 脈絡,期能避免連鎖性的經濟危機( 如糧食減產)。
|
|
員工薪資與福利
|
正面
|
【經濟】/【人群】
透過提供具競爭力的薪酬與優於市場常態的福利,吸引人才加入與留任。
|
|
人權保障與多元平等
|
正面
|
【人群】
提供平等、尊重及開放的工作環境、條件與機會,促進職場多元包容。
|
2. 負面衝擊辨識與重大性排序

-
關注主題
衝擊面向
衝擊描述
重大主題溫室氣體減量與管理 (氣候變遷*1)
負面
【經濟】/【人群】/【環境】因溫室氣體排放導致溫室效應加劇,進而造成氣候相關災難,對經濟、環境及人群造成連鎖影響。
能源使用管理(氣候變遷*1)負面
【環境】目前本國能源結構以燃煤與火力發電為主,因營運所需能源耗用增加,造成溫室氣體排放與空氣污染問題。資訊安全與個資防護負面【人群】因資安漏洞或遭受外部攻擊,導致客戶個資或企業機敏資訊外洩,侵害相關利害關係人權益。法令遵循負面【經濟】因違反金融監管與公司治理相關法規範,遭受裁罰或營運損失或聲譽受損,進而影響利害關係人權益。【環境】因違反環境相關法規範,造成環境汙染或衝擊。 【人群】因違反社會與勞工相關法規範,造成客戶、員工或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受損。風險管理與稽核制度(含氣候變遷*1)
負面【經濟】因外部新興風險(包含氣候變遷相關風險)或內部信用、市場、作業、銀行簿利率、流動性及其他風險等管理不當,導致公司發生重大違規或經營損失,影響股東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
客戶權益維護
負面【人群】因未有效落實公平待客及金融友善,或金融商品與服務品質不佳, 導致客戶權益受損或申訴事件。
盡職授信/責任投資*2負面【經濟】/【環境】/【人群】授信/投資活動未充分考量ESG因素,而提供資金予ESG績效不佳之客戶/公司,支持其營運間接導致經濟、環境與社會潛在風險。人權保障與多元平等負面【人群】因性別、種族、宗教、性取向等任何形式的歧視造成不平等情狀而侵害員工權益;因強迫勞動、勞動權益或勞資溝通不順暢等問題,導致員工工作權益受損。自然生態保護
負面【環境】因營運活動對自然生態直接或間接造成負面影響,例如因環境破壞造成物種減少甚至滅絕。職場安全與健康負面【人群】因為工殤或職災,影響員工及其他利害關係人的身體生命及工作權益。誠信經營負面【經濟】因發生不誠信、貪腐、詐欺或舞弊事件,影響公司營運、侵害客戶及其他利害關係人權益。洗錢防制與打擊資恐負面【經濟】因發生洗錢與資恐事件,造成金融業務、資產與債務管理不穩定。
供應商管理負面【經濟】/【環境】/【人群】供應商ESG管理不當,導致供應商發生環境污染、侵犯勞工/人權等問題。
廢棄物管理負面【環境】因營運產生與丟棄廢棄物,由於不當處理(如不當掩埋)導致環境及空氣污染問題。
稅務治理負面【經濟】因避稅或其他稅務規劃失當,影響營運所在國家的稅收和經濟。
- *2「盡職授信」與「責任投資」皆屬透過資金提供形成影響力,以推動低碳轉型與永續發展,兩者衝擊面向及本質相同,故併予評估。
3. 年度重大主題重要變動
重大主題
|
變動說明
|
---|---|
責任投資
盡職授信
綠色金融商品
|
隨國內外永續發展趨勢,永續金融受全球投資人的關注,並為政府主力推動政策,促進產業低碳轉型,逐步落實的進程中重大性大幅提升。
|
普惠金融
|
經濟受氣候變遷及傳染性疾病影響加劇,社會貧富差距拉大及資源分配不均情形,使普惠金融之需求提升,重要性提高。
|
員工教育訓練與發展
|
本行薪酬福利達員工可接受之水準,而在經濟、社會及環境急速變遷下,員工職能及長期職涯發展提升為重要議題。
|
Step 4:重大主題回應與管理
- 利害關係人溝通回應
- 本行十分重視各類利害關係人之意見與影響,透過議合過程,適切調整營運作為以回應各類利害關係人之關切,並定期將與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陳報至永續經營委員會及董事會。
- 2022年度利害關係人完整溝通情形請詳2022年各類利害關係人溝通情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