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彰化商業銀行LOGO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

責任投資

政策及承諾

  1. 本行在追求投資獲利同時,呼應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參考責任投資原則(PRI)國際性倡議、金管會「公司治理3.0-永續發展藍圖」及「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以ESG投資為核心,從排除負面產業、重視ESG、聚焦永續投資、發揮投資影響力等面向,逐步實現彰化銀行永續投資願景,並遵循《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訂有《彰化銀行盡職治理準則》及《彰化銀行責任投資作業要點》,包含對資金提供者之責任及盡職治理應遵循事項之履行與揭露等,透過與被投資公司議合、對話或互動,達成被投資公司永續經營目標,以增進資金提供者(包含委託客戶、受益人或股東等)之總體利益,為環境、社會、經濟帶來正面效益,為資金提供者及整體金融市場創造長期價值。

責任投資流程

以「ESG檢核表(含氣候風險)」,就挑選之標的ESG情形進行評估,並檢視其是否有重大違反ESG相關議題,以判斷投資之可行性。

責任投資流程
責任投資流程

ESG投資概況

永續投資成果

  • 2024年本行累計投資國內上市櫃公司入選為道瓊永續指數(DJSI)或臺灣永續指數成分股家數共42家,投資金額占比逾75%。
  • 另投資已參與CDP評比(成績在B-以上)、RE100或通過SBTi等倡議之家數共44家。

投資綠能產業支持綠色轉型

本行積極發揮金融機構作為資金提供者的關鍵角色,透過策略性投資發揮金融力量,引導資金流向具永續價值與環境正面影響的產業,助力臺灣綠色轉型邁向永續未來。


    1. 為帶動綠能產業發展及改善環境品質,利用綠色投資計畫協助企業轉型及落實永續發展,截至2024年底,本行投資綠色產業股權與永續發展債券餘額分別為新臺幣18.73億元及218.5億元,其中永續發展債券餘額較2023年成長24%。
    2. 子公司彰銀創投:
      透過投資策略落實綠色金融,以金融影響力催生低碳經濟動能,實踐對環境永續的承諾。
      1. ●綠色投資:
        2024年子公司彰銀創投新增投資新臺幣3,500萬元予綠岩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2. ●投資標的:
        綠岩能源專注於太陽能與儲能系統之一站式整合服務,涵蓋專業諮詢、設計建造、維運管理、投資規劃與專案融資等,從案場開發、財務安排、申請流程、工程施工至後續維運管理皆能完整支援,並有效整合產業上下游資源,協助企業落實能源轉型。
      3. ●綠色投資之環境效益:
        截至2024年底,綠岩能源已建置並營運總裝置容量達24.57MW的太陽能案場,每年可發出約3,100萬度綠電,年減碳量約達15,635公噸CO2e。展望未來,綠岩規劃於2024年至2028 年間,與企業客戶合作推動7件太陽能案場(總裝置容量約489.20MW)及13件儲能案場(總裝置容量約 304MW),持續擴大再生能源佈局。

永續債投資概況

為提升社會及環境之正面影響力,本行積極投資符合櫃買中心永續發展債券資格認可之綠色債券、社會責任債券、可持續發展債券及可持續發展連結債券,並於投資決策時,確保其環境、社會影響力皆有合理、忠實的陳述,於投資前會針對投資標的經會計師出具確信報告之投資計劃書或評估報告進行投資評估。本行依循金管會「永續經濟活動認定參考指引」,加強投資對外標示為「綠色」、「ESG」或「永續」等概念之投資標的;近5年符合櫃買中心資格認可之永續發展債券投資情形如下表:

盡職治理

議合政策

  1. 本行優先針對主要關注之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等ESG議題與被投資公司進行溝通,藉由議題重大性、產業報告研究、 第三方ESG評級機構、標的產業或部位占比等要件所建立之篩選機制,鎖定財務 或ESG表現不佳之標的進行優先溝通,並對其ESG表現進行盡職調查及檢核。
  2. 持續關注與分析被投資公司之ESG議題資訊,透過發函、電話會議、訪查、參與法人說明會或參與股東常會或股東臨時會等方式,與被投資公司議合、對話及互動,瞭解及參與被投資公司之永續 發展走向,展現積極投資人之盡職管理作為。
  3. 若被投資公司屬本行定義之「高碳排產業」,將額外辦理氣候風險檢測,倘其未參與任何倡議組織,且無揭露或提交碳排放資訊,則應與該企業進行議合, 鼓勵其參與倡議組織,制定減碳計畫,並需於未來揭露碳排放資訊。
  4. 於被投資公司股東會投票決議前,若發現存有重大問題時,本行將視需要與該公司進行溝通議合,並透過行使投票權利表達意見。
  1. 當被投資公司在特定議題上有重大違反公司治理原則或損及本行資金提供者及受益人長期價值之虞時,本行將向被投資公司表達本行之立場及訴求, 並不定期與被投資公司經營階層訪談處理情形,且不排除聯合其他投資人共同表達訴求。  
  2. ►2024年本行與被投資公司互動情形
  3. 互動方式
    互動情形
    發函被投資公司
    3次
    與被投資公司進行線上會議
    2次
    參與被投資公司法人說明會
    47次
    參與被投資公司股東會(含臨時會)
    91次,出席率100%
    擔任被投資公司董監事
    10家
    ►2024年與被投資公司互動案例
    1. 聯合議合:
      本行聯合A機構投資人,針對B公司之ESG整體績效、資訊揭露等事項,共同檢視其ESG現況,於社會面、經濟面(包含公司治理)、環境面及揭露面向B公司提出建議,並舉開三方會議討論,期望B公司於台灣永續評鑑之評等,能由議合當下(2024年5月)BB提升至BBB等級。
    2. 議合成果:
      因應利害關係人(包含政府、客戶、投資人等)要求,B公司積極參加各項國際氣候變遷相關倡議,2023年已提交SBTi 承諾,續在2024年申請SBTi 目標審查,並於2025年2月通過SBTi審核,且計劃執行範疇一至三溫室氣體盤查;在董事會結構與運作方面,B公司預計2025年進行董事會改選,目標達成三分之一女性董事。

  4. 本行評估維持繼續持有, 將持續關注並追蹤B公司相關執行情形。

  5. ►ESG議題議合

  6. 線上會議
    發函
    E-mail
    股東會
    合計
    E
    1
    0
    13
    2
    16
    S
    1
    0
    0
    0
    1
    G
    2
    3
    71
    0
    76
    合計
    4
    3
    84
    2
    93
    註: 向長期股權投資事業索取財務資訊、詢問營運情形及通告重要事務等計有61件。

  7. ►ESG議題比例
  8. ESG議題比例

投票政策

本行關注被投資公司整體ESG表現,並為尊重被投資公司之經營專業及促進其有效發展,對於經營階層所提出之股東會議案(如:一般財務報告、年度營業報告、盈餘分派等行政面事務,及對被投資企業營運、財務無負面影響之議案),若無損及本行及資金提供者之權益,原則表示支持。以下列舉本行主要關切之ESG議案類型,及對應行使反對或棄權決策(註):

  1. E 環境
    關於危害環境等議題,如:有害自然生態保育、增加高汙染或高碳排業務範疇、採購易產生污染之機具、減少維護環境之預算等。
    S 社會
    關於違反人權、勞工關係等議題,如:刪減員工福利預算、增加無薪假天數等。
    G 公司治理
    關於有礙公司治理等議題,如: 
    ●盈餘及資本公積分配案,發放來自收益產生或資本公積和法定盈餘的現金或股票股利不符合股利政策,影響公司長期資本結構及未來營運 所需的資本支出。 
    ●上市櫃公司董事會改選案並未採取提名制,或有獨立董事候選人任期超逾3屆之情事。 
    ●公司未依規定於年報中揭露公司治理之運作情形。
    註:棄權事由包括(但不限於)經媒體披露有經營權爭議之董監改選、在難以充分瞭解候選人相關資歷背景的董監事選任議案等情形。

落實盡職治理之投入資源

透過落實教育宣導、權責分工、資訊控管等方式,防止利益衝突之管理。

  1. 2024年度落實盡職治理之投入資源:
  2. 投入資源
    執行內容及投入成本
    人力
    投入5人,相關作業時間約2,205小時。
    ESG 教育訓練
    共20堂,累計修習時數約123小時。
    ESG 論壇
    共5場次。
    利益衝突宣導
    共7次。

盡職治理執行情形

各類投資標的 
股票投資 /  債券投資 /  永續發展債券 /  綠色債券
盡職治理執行情形

定期於本行官方網站揭露履行盡職治理之情形,包括「機構投資人盡職治理守則」遵循聲明、盡職治理準則及年度履行盡職治理報告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