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將裝置改以直向瀏覽,以獲得最佳效果。
:::
永續金融承諾
本行為邁向淨零目標,擘劃科學減碳、盡職授信、責任投資及普惠金融四大願景,將ESG整合於投融資、金融商品與服務之營運流程中,提出永續金融承諾,將積極支持具環境保護(E)、社會責任(S)或公司治理(G)之企業,協助客戶發展綠能產業、轉型綠色經濟,以建構永續低碳社會。
責任銀行原則
- 2019年聯合國宣布《責任銀行原則》(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Banking, PRB),包含「Alignment一致性」、「Impact & Target Setting衝擊及目標設定」、「Clients & Customers與客戶合作」、「Stakeholders利害關係人」、「Governance & Culture治理與文化」及「Transparency&Accountability資訊揭露與當責」六大原則。
- 本行自願性依循責任銀行原則之核心理念,將永續發展目標SDGs、巴黎氣候協定、赤道原則等國際永續目標與自身永續營運脈絡方向保持一致,於業務策略考量中納入永續核心,採行相關遵循措施及方案,並公開揭露對環境、社會之影響,以提供利害關係人透明衡平之資訊基礎,維持彼此間良好溝通議合,發揮金融影響力,貢獻世界永續願景。相關執行情形說明如下:
- (1)業務發展策略與國際永續目標保持一致性
- (2)強化金融影響力並設定及揭露重大目標
- (3)與客戶合作,鼓勵共同實踐永續
- (4)利害關係人溝通
- (5)建立治理及永續文化
- (6)資訊揭露及當責
原則一:一致性
確認營運策略符合永續發展指標、《巴黎氣候協定》以及相關國家和地區性框架中所傳達的個人、社會目標,並作出相應之貢獻。
- 彰銀以貢獻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為核心,並致力使本行業務經營與《巴黎協定》之減碳目標保持一致,而設定「科學減碳、責任投資、盡職授信、普惠金融」4C永續願景,實踐作為包含參與簽署與落實「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 Supporter」、「赤道原則EPs」、「科學減量目標倡議SBTi」等,以及參考「責任投資原則」及「責任銀行原則」等導引業務營運注入永續價值,並訂有《彰化商業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人權政策》揭示本行支持並尊重國際人權公約,包括「聯合國世界人權宣言」、「聯合國全球盟約」、「國際勞工組織工作基本原則與權利宣言」與「聯合國企業與人權指導原則」等各項公約所揭櫫之人權保護精神與基本原則。
原則二:影響分析及目標設定
設定、建立具影響力之目標,以提升正面影響,減少活動產品服務對人類及環境造成之負面影響,並管理相關風險。
氣候變遷
- 影響分析
本行採用國際組織Partnership for Carbon Accounting Financials(PCAF) 之方法學盤查投融資組合碳排放,其中以「商業貸款」占整體投融資金額最高,亦為財務碳排放占比最高(69.31%),故本行金融影響力著重於一般企業融資業務。 - 目標設定
- 本行於2022年簽署加入科學基礎減碳目標倡議SBTi,承諾類別1及類別2之碳排放升溫限制在1.5°C內,以2020年為基準年,設定2030年達成減少42%之目標,而投融資組合碳排放升溫控制在低於2°C,透過訂定短、中、長期目標,展現氣候變遷之管理績效,並期於2050年達到淨零排放。投融資目標的細節請參閱本行TCFD報告書。
- 針對類別1、2之溫室氣體排放,持續透過節能減碳措施、汰換耗能燈具及空調、提升能源使用效率等方式達成年度短期目標外,亦規劃範疇三投融資組合之發電專案融資、商業不動產、商業貸款、上市櫃股票及債券投資等投融資組合碳排放量之分別減碳目標,並以增進低碳轉型之綠色相關業務為目標之一,如設定2025年綠色產業投資金額達新臺幣(下同)145億元、2030年達160億元等投資金額逐年提升。(詳請參閱本行TCFD報告書-4、氣候指標與目標)
- 目標實施與追蹤
2023年本行類別1及類別2溫室氣體排放量較基準年減碳16.97%,達成本行設定之短期減碳目標(12.6%)(詳參4.3.2溫室氣體盤查與查證);範疇3部分因甫設定目標,尚在規劃施行,將逐年檢視短中長期目標達成情形(詳參4.1氣候風險與機會);2019年至2023年綠色產業累計投資金額達138.73億元(2025年目標達成率95.6%,2030年目標達成率86%)。
財務健康與普惠金融
- 影響分析
- 依衛生福利公務統計,2023年底身心障礙者人數約120萬人,占全國人口5.19%,前三大障別為「神經系統構造及精神、心智功能」、「神經、肌肉 、骨骼之移動相關構造及其功能」及「眼、耳及 相關構造與感官功能及疼痛」,本行全球擁有超逾200個營運據點,國內分行即有185家,與個人及企業客戶往來緊密,爰致力創造人人皆可平等享有金融資源與機會之普惠金融環境,除提供無門檻開戶選擇,於全臺分行設置無障礙設施,廣布無障礙ATM (含符合視障民眾使用需求機型)以及提供身心障礙轉帳手續費優惠等,更深入部分較難以抵達之地區設置ATM,以提升偏遠地區使用金融服務機會;並積極將國內分行轉型為雙語分行,使外籍客戶得跨越語言障礙,取得即時且便利的金融服務。
- 此外,2023年我國青壯年人口約占總人口數56%(15-44歲),整體社會經濟結構呈現人口老化、少子化及總扶養比逐年上升,國人平均負債金額亦有提高趨勢。有鑑於此,本行致力開發多元兼容性金融商品,如協助青年及微型企業(包含高齡者、女性及身心障礙者等)創業貸款、身心障礙與高齡安養信託、青年購屋優惠貸款等,以滿足不同年齡之金融需求,同時透過債務協商協助超負債狀態客戶減輕負擔,促進社會穩定運作。
- 目標設定
- 目標一致性:透過實踐本行「普惠金融」之願景承諾,助益SDG1消除貧窮、SDG3健康與福祉、SDG8就業與經濟成長等目標推進。
- 本行分別以財務健康、普惠服務及商品層面設定指標目標:
- 積極與不良債權客戶進行債務協商,協助客戶解決財務困境,目標協商成功率達70%以上。
- 持續提升視障ATM及雙語分行數量,目標於2024年提升至100家雙語分行,使服務無礙,增加接觸金融服務之對象範圍及機率。
- 著重青年及微型企業(包含高齡者、女性及身心障礙者等)創業貸款之成長。目標於2024年底青年及微型企業貸款戶數較2023年底新增1,000戶。
- 目標實施與追蹤
原則三:客戶議合
盡職地與客戶和顧客合作,鼓勵永續行動,並進行可為當代和後代創造共榮前景之經濟活動。
- 本行訂有「永續金融政策」,依優先順序透過各式溝通管道及方式與投融資對象溝通議合氣候變遷及永續發展等議題,方式包含(但不限於)提供永續相關資訊、舉開講座、往來通訊(如電話、函文、電子郵件)、發放問卷、召開/參與會議、行使股東權益或永續投融資,亦可聯合其他公司組織或資源共同議合,以鼓勵企業導向永續發展。
- 投資面向:本行訂定「彰化銀行盡職治理準則」,除將ESG議題納入投資評估流程外,積極與被投資公司互動,瞭解及參與被投資公司之永續發展走向,善盡資金提供者之責任及盡職治理。
- 2023年透過線上會議、發函或E-mail與被投資公司議合ESG相關議題合計51次,參與被投資公司股東會(含臨時會)共86次,出席率100%,並透過投票權關注被投資公司整體ESG表現。
- 融資面向:本行對客戶進行含ESG因子的授信事前審查時,適時推介「綠色企業專案貸款」及「永續績效連結授信」,以鼓勵並引導企業客戶強化ESG。
- 2023年審核涉及ESG風險之授信申請案件共246件,其中有條件通過233件(94.7%),未核准13件(5.3%)
- 2023年12月底,授信業務議合案件共計99件,主要就減碳、能源管理等「環境面」議題與客戶進行議合。
- 本行透過發展、推廣及促進永續金融商品與服務,積極與客戶溝通,包含永續授信、永續發展債券、數位金融、理財及保險商品服務等,與客戶攜手共創永續商機與永續影響力。
- 投資:陸續發行永續發展債券,目前已規劃可持續發展債券及社會責任債券,所募集資金主要使用於綠色投資及社會效益投資計畫。
- 融資:開辦綠色相關貸款專案,包含再生能源、潔淨交通運輸、綠能建築等,以及提供永續績效連結授信貸款。
- 其他金融商品及服務:提供數位存款、綠色存款、永續理財商品代理銷售等。
原則四:利害關係人鑑別及諮詢
積極地與利害關係人諮詢、接觸並合作,以實現社會目標。
- 本行持續與利害關係人保持良好溝通,每年度透過「鑑別利害關係人」、「蒐集關注主題」、「主題重大性分析」及「重大主題回應與管理」4道流程,管理本行重大永續主題,2023年度利害關係人鑑別結果依序為主管機關、客戶、員工、投資人、媒體、供應商、社區及非營利組織(NPO)/非政府組織(NGO),針對各類利害關係人關注議題、溝通管道、溝通頻率及回應情形請參閱本報告書「永續發展運作機制」章節。
- 加強與利害關係人溝通具高度影響力之「氣候變遷」及「財務健康與普惠金融」兩項主題,主動了解及擬定符合利害關係人需求之行動計畫,透過溝通情形檢視成效,並持續精進改善。
原則五:治理架構
通過有效的治理和盡職的銀行文化,履行對該原則的承諾。
- 永續治理架構:本行建立以下治理架構確保責任銀行原則之落實及其有效性。
- 永續經營委員會
設立於董事會下,由董事長、三位獨立董事及常務董事兼總經理組成,專責推動及督導誠信經營及業務納入永續價值,以形塑企業永續及責任銀行文化。 - 永續發展執行小組
設於永續經營委員會下,由總行跨部處依本行永續發展政策5大政策議題「公司治理」、「責任金融」、「員工照護」、「社會共融」及「環境永續」分組協作執行永續工作事務並落實政策目標。 - 推廣文化:
本行永續發展政策確立5大議題方向:「公司治理」、「責任金融」、「員工照護」、「社會共融」及「環境永續」,兼顧ESG各面向永續議題發展,每年鑑別及訂定年度重大永續主題及永續工作計畫,並提報至董事會,以確實將永續趨勢融入經營業務核心,並配合國家政策方針及積極與客戶議合溝通,為不同族群提供符合氣候因應或普惠金融之商品服務,建立具永續影響力之金融服務機制,與價值鏈上夥伴共同提升環境與社會面向之影響力;對內維護制度與權益之健全,透過各式溝通管道及教育訓練,深化永續工作執行效益及人力資本之永續競爭力與共識,提升企業韌性與永續價值。 - 董事:透過內外部教育訓練課程強化永續營運與治理職能,範圍包含法令遵循、資訊安全、企業永續、永續資訊揭露、氣候變遷、公平待客、金融友善及綠色金融等ESG議題。
- 永續相關高階主管:擔任公司治理主管及資訊安全長之副總經理,每年接受一定時數之相關專業課程進修,以掌握永續最新趨勢,運用於執行監督永續工作。
- 一般員工:於內部學習網提供ESG通識數位課程,使同仁不受限於時間地點瞭解永續概念與觀點,並不定期依不同職掌業務開設永續金融、永續資訊揭露等相關課程。
- 政策及流程:
為確保責任銀行原則落實於日常工作與業務流程中,本行參照外部規範及自身營運脈絡訂定永續發展實務守則及永續發展政策,並訂定不同面向管理策略:公司治理實務守則、誠信經營守則、氣候風險管理政策、盡職治理準則、赤道原則授信案件作業規範、公平待客守則等,並由專責單位定期或不定期透過不同盡職調查管道,設定相應指標以審視永續工作執行情形,並適時將執行進度或成果陳報至董事會。
公司治理實務守則
誠信經營守則
氣候風險管理政策
盡職治理準則
原則六:透明度與報導
定期審查個人和整體對該原則的實施情況,並對正面和負面影響,以及對社會目標的貢獻維持透明和負責。
- 本報告書以GRI準則及SASB商業銀行準則為主要揭露依循,另參照CDP、TCFD、DJSI及永續金融評鑑等外部標準或評比期待,補充揭露永續發展資訊;本行另獨立發布TCFD報告書與永續治理輯要(ESG Summary)以滿足不同利害關係人資訊需求。
- 本報告書內容經第三方獨立機構針對GRI準則、SASB商業銀行準則、上市公司編製與申報永續報告書作業辦法4項永續績效指標及2項PRB自選指標進行保證/確信,詳細外部保證/確信項目請參閱附錄。
- 未來展望:將持續與利害關係人保持溝通順暢,辨識及評估營運過程可能造成之環境及社會衝擊,並提升質化與量化資料之品質、可用及可信度,透過績效衡量指標進行影響分析,排定優先順序執行永續行動,進一步設定目標定期追蹤陳報,建立永續業務PDCA循環模式,同時尋求與客戶協作機會,共同實踐永續目標。